icon
!
×
i
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西安体育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创办于1954年,原名西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西安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六所体育高等院校之一。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委),2001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为国家体育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陕西省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现有含光、鄠邑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3.14万㎡。目前在校本科生8604人,硕士研究生1389人。学校设有9个学院:体育教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运动休闲学院、武术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体育新闻与传媒学院、足球学院;另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部、继续教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学历教育覆盖全面,综合立体。此外,学校还设有2个共建学院(学校):中国竞走学校(与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共建);中国掷球学院(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共建)。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和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其中体育学为陕西省一流建设学科。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19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理、经、管、教、医、艺7个学科门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等7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体育新闻摄影》课程入围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体操》等26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同29个国家和地区63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出7万余名体育师资、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体育新闻、体育经营与管理等方面专门人才。学校现有教职工765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师德标兵等15人;陕西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入选6人,国家体育总局系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技先进工作者3人,国家体育总局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专家2名,国家体育总局双百教练员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陕西省巾帼标兵1人、陕西省省级优势学科项目负责人、陕西省省级特色学科项目负责人、陕西省高校“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骨干等7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学校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和训练场馆,设有运动人体科学、新闻、语音、计算机等多个实验、实训室以及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术分析与技能评定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陕西省体育法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运动健康研究中心、体育智能装备关键技术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体育产业研发中心、陕西省全民健身与健康研究院等多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图书馆是西北地区体育科学文献信息中心,总藏书89万余册。西安体育学院师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学校“十四五”规划总体目标,实施“15229”发展路径,秉承“严谨创新,团结拼搏”的校训,坚持“笃学重教,造就人才,服务体育,福佑人民”的办学宗旨,高举旗帜,凝心聚力,追赶超越,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斗志昂扬,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体育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西安体育学院创办于1954年,原名西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西安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六所体育高等院校之一。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委),2001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为国家体育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陕西省拟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现有含光、鄠邑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3.14万㎡。目前在校本科生8604人,硕士研究生1389人。学校设有9个学院:体育教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运动休闲学院、武术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体育新闻与传媒学院、足球学院;另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部、继续教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学历教育覆盖全面,综合立体。此外,学校还设有2个共建学院(学校):中国竞走学校(与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共建);中国掷球学院(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共建)。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和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其中体育学为陕西省一流建设学科。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19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理、经、管、教、医、艺7个学科门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等7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体育新闻摄影》课程入围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体操》等26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同29个国家和地区63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出7万余名体育师资、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体育新闻、体育经营与管理等方面专门人才。学校现有教职工765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师德标兵等15人;陕西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入选6人,国家体育总局系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技先进工作者3人,国家体育总局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专家2名,国家体育总局双百教练员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陕西省巾帼标兵1人、陕西省省级优势学科项目负责人、陕西省省级特色学科项目负责人、陕西省高校“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骨干等7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学校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和训练场馆,设有运动人体科学、新闻、语音、计算机等多个实验、实训室以及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术分析与技能评定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陕西省体育法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运动健康研究中心、体育智能装备关键技术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体育产业研发中心、陕西省全民健身与健康研究院等多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图书馆是西北地区体育科学文献信息中心,总藏书89万余册。西安体育学院师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学校“十四五”规划总体目标,实施“15229”发展路径,秉承“严谨创新,团结拼搏”的校训,坚持“笃学重教,造就人才,服务体育,福佑人民”的办学宗旨,高举旗帜,凝心聚力,追赶超越,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斗志昂扬,朝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体育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展开
指标体系
2024
中国大学排名
研究生院排名
icon
483/E
综合实力
省份24/陕西省
学校类型体育
学校参考类9/体育类
历史排名
2025
研究生院排名
2025研究生院综合排行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
内蒙古财经大学
专业排名
2024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icon
暂无数据
学科门类排名
2024
门类代码
门类名称
排名
等级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
×
i
确认购买
img
icon会员专属权益
icon
解锁院校对比
icon
免费下载会员报告
icon
获取最新分析报告
开通会员
元购买
!
×
i
icon
会员开通成功
会员有效期至
!
×
i
去支付
!
×
i
icon
会员开通成功
会员有效期至
!
×
i
!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