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
×
i
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西安音乐学院
西安音乐学院(Xi'anConservatoryofMusic)是一所培养音乐舞蹈艺术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11所独立设置音乐专业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隶属陕西省人民政府,主管单位为陕西省教育厅,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49年,前身为贺龙元帅1948年在晋绥边区创建的“西北人民艺术学校”,1949年随军西渡黄河迁至西安,定名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1950年由部队划归地方改名为“西北艺术学院”;之后历经“西北艺术专科学校”“西安音乐专科学校”“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艺术学院”的变迁,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西安音乐学院”建制。建校75年来,学校秉承“明德教化、乐音至善”校训,积淀形成“和而不同、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形成了“11241”育人大格局,即:以“艺术思政”为引领,“艺术人文”为基石,“艺术科技、艺术健康”为两翼,“周秦汉唐音乐文化、西北地域音乐文化、秦派风格音乐文化、陕甘宁边区红色音乐文化”四大办学传统为支撑,“专业艺术教育”为核心,培养德艺双馨音乐舞蹈高水平人才为目标的育人大格局。学校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有力支持,习仲勋、李岚清、赵乐际、孙春兰等领导曾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作曲、音乐学、民族器乐表演、声乐表演等传统优势专业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话语权。学校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艺术思政”教育新体系,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形成“大思政”强大育人合力。学校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音乐学院”的办学目标。确定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兼顾社会艺术教育,适度发展成人艺术教育”的办学层次。确立了“立足陕西,服务西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服务面向定位。明确了“表演、创作实践型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并重,艺术教育型人才与艺术管理型人才培养并重,专业精英型人才培养与大众普及型人才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结构。确定了以培养音乐、舞蹈专业应用型艺术人才为基础,以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所需的高层次复合型艺术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定位。学校1986年被国务院授予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7年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2017年获批陕西省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现拥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和音乐、舞蹈两个专业学位类别,共计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作曲技术理论、艺术理论、音乐表演、舞蹈编导等10个二级学科,覆盖83个专业与研究方向。学校设有12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新获批专业。现有在职教职工633人,校内专任教师386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252人,占比65.28%;博士学位96人,占比24.87%;具有正高职称的60人,占比15.54%;副高职称的151人,占比39.12%。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教育部音乐与舞蹈学科、艺术学理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文化部优秀专家”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省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12人,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省“三五人才”“人文英才”“六个一批”人才7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7人,“优秀青年人才”1人,“西安之星”4人(教育领域2人、文化艺术领域2人),二级教授16人,三级教授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825人,其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870人,预科生1人、全日制研究生954人。设有作曲系、人文学院、钢琴系、管弦系、民族器乐系、声乐系、音乐教育学院、现代音乐学院、舞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学校办学占地面积约8.9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总计达3126平方米,馆藏图书共计575684册,各类数据库44个(自建特色专题数据库12个)以及3个数字文献传递群。建设有琴房963间,其中智慧琴房241间。建设教室199间,其中多媒体教室53间、公共教室56间、智慧教室90间。现有4类438间实验室,面积14453.55平方米。体育场占地4980平方米。建有艺术中心、学术报告厅(含排练厅)等,分别占地22198平方米、2650平方米。另设有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一带一路”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虚拟现实与国际化技术国际合作”创新中心、陕西省委宣传部“西部电影创作与评论研究基地”“陕西高校思政研究重点基地”以及艺术中心、艺术博物馆、乐器制造厂、培训考级中心等10余个“产、学、研、服”基地和平台。学校现有陕西交响乐团(代管)、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长安舞团、西安鼓乐艺术团等10余个艺术实践团体。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和演出团体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先后主办了“丝绸之路音乐节”“丝绸之路音乐学院院校长论坛”“陕西西安•美国鲍顿国际音乐节”“国际中乐指挥大赛”等国际交流活动;承办了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中国-中亚峰会、央视春晚、央视中秋晚会、全国十四运等重大活动的艺术展演任务,为国家和陕西省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广泛的国际影响。近年来,针对“后疫情”背景下的国际文化交流,学校加大力度,与地方发展紧密贴合,取得了新成效。建校75年来,学校为党和国家培养了4万余名高素质的音乐艺术工作者和音乐教育工作者,涌现出赵季平、鲁日融、乔建中、阎惠昌、吕继宏、和慧、张豪夫、程大兆、韩兰魁、安金玉、王真等一大批著名教育家、音乐学家、作曲家、指挥家和歌唱家。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金奖;意大利中提琴比赛特等奖;国际双簧管比赛一等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唱法金奖、合唱金奖;中国文华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音乐金唱片奖;CCTV电视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金奖、合唱银奖;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钢琴金奖;CCTV电视舞蹈大奖赛铜奖;文化部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一、二等奖等诸多重要奖项,为我国文教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和“省级文明校园”。肩负着繁荣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根西部大地办好一流音乐院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守艺术“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的价值追求,踔厉奋发、守正创新,为加快建成高水平、有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音乐学院而努力奋斗!
西安音乐学院(Xi'anConservatoryofMusic)是一所培养音乐舞蹈艺术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11所独立设置音乐专业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隶属陕西省人民政府,主管单位为陕西省教育厅,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49年,前身为贺龙元帅1948年在晋绥边区创建的“西北人民艺术学校”,1949年随军西渡黄河迁至西安,定名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1950年由部队划归地方改名为“西北艺术学院”;之后历经“西北艺术专科学校”“西安音乐专科学校”“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艺术学院”的变迁,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西安音乐学院”建制。建校75年来,学校秉承“明德教化、乐音至善”校训,积淀形成“和而不同、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形成了“11241”育人大格局,即:以“艺术思政”为引领,“艺术人文”为基石,“艺术科技、艺术健康”为两翼,“周秦汉唐音乐文化、西北地域音乐文化、秦派风格音乐文化、陕甘宁边区红色音乐文化”四大办学传统为支撑,“专业艺术教育”为核心,培养德艺双馨音乐舞蹈高水平人才为目标的育人大格局。学校的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有力支持,习仲勋、李岚清、赵乐际、孙春兰等领导曾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作曲、音乐学、民族器乐表演、声乐表演等传统优势专业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话语权。学校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艺术思政”教育新体系,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形成“大思政”强大育人合力。学校提出了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音乐学院”的办学目标。确定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兼顾社会艺术教育,适度发展成人艺术教育”的办学层次。确立了“立足陕西,服务西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服务面向定位。明确了“表演、创作实践型人才培养与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并重,艺术教育型人才与艺术管理型人才培养并重,专业精英型人才培养与大众普及型人才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结构。确定了以培养音乐、舞蹈专业应用型艺术人才为基础,以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所需的高层次复合型艺术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定位。学校1986年被国务院授予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87年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2017年获批陕西省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现拥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和音乐、舞蹈两个专业学位类别,共计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作曲技术理论、艺术理论、音乐表演、舞蹈编导等10个二级学科,覆盖83个专业与研究方向。学校设有12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新获批专业。现有在职教职工633人,校内专任教师386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252人,占比65.28%;博士学位96人,占比24.87%;具有正高职称的60人,占比15.54%;副高职称的151人,占比39.12%。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教育部音乐与舞蹈学科、艺术学理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文化部优秀专家”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省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12人,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省“三五人才”“人文英才”“六个一批”人才7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7人,“优秀青年人才”1人,“西安之星”4人(教育领域2人、文化艺术领域2人),二级教授16人,三级教授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825人,其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870人,预科生1人、全日制研究生954人。设有作曲系、人文学院、钢琴系、管弦系、民族器乐系、声乐系、音乐教育学院、现代音乐学院、舞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学校办学占地面积约8.9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总计达3126平方米,馆藏图书共计575684册,各类数据库44个(自建特色专题数据库12个)以及3个数字文献传递群。建设有琴房963间,其中智慧琴房241间。建设教室199间,其中多媒体教室53间、公共教室56间、智慧教室90间。现有4类438间实验室,面积14453.55平方米。体育场占地4980平方米。建有艺术中心、学术报告厅(含排练厅)等,分别占地22198平方米、2650平方米。另设有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一带一路”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虚拟现实与国际化技术国际合作”创新中心、陕西省委宣传部“西部电影创作与评论研究基地”“陕西高校思政研究重点基地”以及艺术中心、艺术博物馆、乐器制造厂、培训考级中心等10余个“产、学、研、服”基地和平台。学校现有陕西交响乐团(代管)、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长安舞团、西安鼓乐艺术团等10余个艺术实践团体。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和演出团体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先后主办了“丝绸之路音乐节”“丝绸之路音乐学院院校长论坛”“陕西西安•美国鲍顿国际音乐节”“国际中乐指挥大赛”等国际交流活动;承办了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中国-中亚峰会、央视春晚、央视中秋晚会、全国十四运等重大活动的艺术展演任务,为国家和陕西省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广泛的国际影响。近年来,针对“后疫情”背景下的国际文化交流,学校加大力度,与地方发展紧密贴合,取得了新成效。建校75年来,学校为党和国家培养了4万余名高素质的音乐艺术工作者和音乐教育工作者,涌现出赵季平、鲁日融、乔建中、阎惠昌、吕继宏、和慧、张豪夫、程大兆、韩兰魁、安金玉、王真等一大批著名教育家、音乐学家、作曲家、指挥家和歌唱家。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金奖;意大利中提琴比赛特等奖;国际双簧管比赛一等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唱法金奖、合唱金奖;中国文华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音乐金唱片奖;CCTV电视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金奖、合唱银奖;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钢琴金奖;CCTV电视舞蹈大奖赛铜奖;文化部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一、二等奖等诸多重要奖项,为我国文教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和“省级文明校园”。肩负着繁荣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根西部大地办好一流音乐院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守艺术“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的价值追求,踔厉奋发、守正创新,为加快建成高水平、有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音乐学院而努力奋斗!
展开
指标体系
2024
中国大学排名
研究生院排名
icon
501/E
综合实力
省份27/陕西省
学校类型艺术
学校参考类18/艺术类
历史排名
2025
研究生院排名
2025研究生院综合排行
安徽科技学院
赣南医科大学
南京体育学院
牡丹江医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专业排名
2024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icon
暂无数据
专业类排名
2024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学科门类排名
2024
门类代码
门类名称
排名
等级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
×
i
确认购买
img
icon会员专属权益
icon
解锁院校对比
icon
免费下载会员报告
icon
获取最新分析报告
开通会员
元购买
!
×
i
icon
会员开通成功
会员有效期至
!
×
i
去支付
!
×
i
icon
会员开通成功
会员有效期至
!
×
i
!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