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
×
i
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天水师范学院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天水师范学院始建于1959年,2000年由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天水师范学院,2013年开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2015年被甘肃省列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和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2023年天水师范学院更名大学列入甘肃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办学思路与目标】学校秉承“明德、新民、至善”的校训和“困境中求生存,奋斗中谋发展”的师院精神,立足自身实际,紧跟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了教师教育、工程技术、商务管理、文化体艺四大类应用型专业群,明确了立足陇东南、服务甘肃省、走向全中国的办学定位和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主动接受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确定了建设师范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院系设置】学校下设1个书院、18个二级学院,64个教学系。【办学条件】学校馆藏图书281万册,中外文期刊1345种,数据库30种;教学仪器设备值2.92亿元,固定资产12.03亿元。【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417人(其中专任教师968人),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3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27人。师资队伍中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扶持计划人选等12人;有甘肃省领军人才、优秀专家、飞天学者、师德标兵、园丁奖获得者、教学名师、四个一批人才、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人选等100余人。【学科专业】学校现有中国史、生态学2个甘肃省一流特色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和数学等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数学),涵盖12个二级学科,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教育、电子信息、机械、体育、生物与医药、博物馆、应用统计、翻译、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有65个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5门、精品课程2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人才培养】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548人,其中本科生15122人,研究生1355人。已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以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学校建有甘肃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00余项,省级奖800余项,特别是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甘肃赛区)中,连续六年位列省属高校第一名;法学专业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高校前列;女子曲棍球队连续六届蝉联“宏奥杯”全国大学生曲棍球锦标赛冠军;考研率在省属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科学研究】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厅级科研平台12个,院士工作站1个,大学科技园1个。与天水华天电子集团、东旭集团、天瑞重工等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甘肃省高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院”“光电显示材料研究院”等10余个平台,联合攻关技术瓶颈服务产业发展;建成“高加索地区研究中心”“中白生态环境研究所”2个国际合作平台,围绕“一带一路”文化、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研究。学校先后获国家级科研奖励5项。近五年获甘肃省社科成果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共51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5项;共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84项,其中国家级43项,省(部)级149项;出版学术专著123部,授权专利171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100余篇,其中SCI、CSSCI源刊物等400余篇。主办的学术刊物《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先后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陇右文化研究”栏目多次荣获“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称号。【交流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120余家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与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对口帮扶和合作关系;与英、美、法、德等国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自2003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了来自21个国家的留学生60余名。依托甘肃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累计为区域培养农村新型技能人才3000余人。【党建思政】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工作全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升学校党建思政工作质量。持续深化“5251”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获批党建“示范院校”创建单位,成功创建4个省级党建“标杆院系”、8个省级党建“样板党支部”、1个省级标准化先进党支部,7人获省级优秀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称号、4人获省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人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建成集党史教育、思政教学、红色文化传承等综合功能的红色文化教育体验馆,成立“红色文化研究院”,入选首批“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甘肃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获首批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天水师范学院始建于1959年,2000年由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天水师范学院,2013年开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2015年被甘肃省列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和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2023年天水师范学院更名大学列入甘肃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办学思路与目标】学校秉承“明德、新民、至善”的校训和“困境中求生存,奋斗中谋发展”的师院精神,立足自身实际,紧跟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了教师教育、工程技术、商务管理、文化体艺四大类应用型专业群,明确了立足陇东南、服务甘肃省、走向全中国的办学定位和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主动接受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确定了建设师范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院系设置】学校下设1个书院、18个二级学院,64个教学系。【办学条件】学校馆藏图书281万册,中外文期刊1345种,数据库30种;教学仪器设备值2.92亿元,固定资产12.03亿元。【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417人(其中专任教师968人),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3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27人。师资队伍中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扶持计划人选等12人;有甘肃省领军人才、优秀专家、飞天学者、师德标兵、园丁奖获得者、教学名师、四个一批人才、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人选等100余人。【学科专业】学校现有中国史、生态学2个甘肃省一流特色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和数学等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数学),涵盖12个二级学科,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教育、电子信息、机械、体育、生物与医药、博物馆、应用统计、翻译、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有65个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5门、精品课程2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人才培养】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548人,其中本科生15122人,研究生1355人。已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以基础教育师资为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学校建有甘肃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00余项,省级奖800余项,特别是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甘肃赛区)中,连续六年位列省属高校第一名;法学专业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三年居全省高校前列;女子曲棍球队连续六届蝉联“宏奥杯”全国大学生曲棍球锦标赛冠军;考研率在省属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科学研究】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厅级科研平台12个,院士工作站1个,大学科技园1个。与天水华天电子集团、东旭集团、天瑞重工等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甘肃省高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院”“光电显示材料研究院”等10余个平台,联合攻关技术瓶颈服务产业发展;建成“高加索地区研究中心”“中白生态环境研究所”2个国际合作平台,围绕“一带一路”文化、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研究。学校先后获国家级科研奖励5项。近五年获甘肃省社科成果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共51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5项;共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84项,其中国家级43项,省(部)级149项;出版学术专著123部,授权专利171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100余篇,其中SCI、CSSCI源刊物等400余篇。主办的学术刊物《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先后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陇右文化研究”栏目多次荣获“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称号。【交流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120余家国内外知名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与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建立对口帮扶和合作关系;与英、美、法、德等国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自2003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了来自21个国家的留学生60余名。依托甘肃省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累计为区域培养农村新型技能人才3000余人。【党建思政】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工作全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升学校党建思政工作质量。持续深化“5251”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获批党建“示范院校”创建单位,成功创建4个省级党建“标杆院系”、8个省级党建“样板党支部”、1个省级标准化先进党支部,7人获省级优秀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称号、4人获省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人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建成集党史教育、思政教学、红色文化传承等综合功能的红色文化教育体验馆,成立“红色文化研究院”,入选首批“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甘肃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获首批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展开
指标体系
2024
中国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排名
研究生院排名
icon
537/E-
综合实力
省份10/甘肃省
学校类型师范
学校参考类18/教育类
历史排名
2025
研究生院排名
2025研究生院综合排行
湖北文理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上海电机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
山东体育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专业排名
2024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icon
暂无数据
学科门类排名
2024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
×
i
确认购买
img
icon会员专属权益
icon
解锁院校对比
icon
免费下载会员报告
icon
获取最新分析报告
开通会员
元购买
!
×
i
icon
会员开通成功
会员有效期至
!
×
i
去支付
!
×
i
icon
会员开通成功
会员有效期至
!
×
i
!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