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
×
i
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湖南工程学院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湖南工程学院坐落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高校,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湖南省首批“2011计划”入选高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从2020年起,列为湖南省本科一批录取高校。湖南工程学院由原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始创于1951年,隶属于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是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始创于1978年,隶属于原湖南省纺织工业厅。1958年至1963年,湘潭机电高专的前身“湘潭电机学院”曾开办过5年本科教育。学校现有主校区和书院路校区2个校区,依江傍湖,环境幽雅,墨韵书香。校园占地面积1830.6亩,建筑面积57.6万㎡,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和“文明标兵校园”。学校坚守工程教育73年,积淀深厚,始终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基层,为机电、纺织行业和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20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2000年在全国地方高校中率先确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是我国最具工程应用特色的省属高校之一。学校是“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理事单位和“湖南省普通高校新工科建设协作组”副主任单位。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工、管、文、理、经、艺等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电气、机械、纺织、化工、管理、信息等优势专业群。现有18个教学科研单位、54个本科招生专业、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教育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现有8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应用特色学科;教育部“卓越计划”实施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专业获受理。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一流本科课程/精品在线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77门。建有现代产业学院4个,其中人工智能、智慧能源2个产业学院获批认定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拥有国家级实践教育平台4个,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52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优秀实习基地2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示范实验室(中心)9个。金工实习基地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培训与考试中心。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突出。现有教职工147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42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78人,聘请企业硕导266人。聘有院士、杰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9人。拥有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教指委委员等11人;中国科协托举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4人;省政府特贴专家、省教学名师、省杰青等近100人,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4个。学校积极推进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拥有首批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风电装备与电能变换”、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汽车动力与传动系统”和“智慧物流无人驾驶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39个,是“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单位。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科(社科)基金重点(一般)等科研项目5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00余项,承担企业委托项目14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3项。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成立了6大创新研究院,先后与近千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150余项科研成果得到应用或转化,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00亿元。2019年科技成果转化金额进入全国高校前100名,2022年入选湖南省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2023年入选湖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首批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战略,深入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湖南省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之一。先后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设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3个,已招收10多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来校学习。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面向未来,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持续开展“三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办学水平。全校师生员工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全力实施“135工程”,全面推进“红色湖工、奋进湖工、卓越湖工、幸福湖工”建设,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贡献突出的一流工程应用型地方大学而努力奋斗,为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贡献湖工力量。
湖南工程学院坐落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高校,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湖南省首批“2011计划”入选高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从2020年起,列为湖南省本科一批录取高校。湖南工程学院由原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始创于1951年,隶属于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是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始创于1978年,隶属于原湖南省纺织工业厅。1958年至1963年,湘潭机电高专的前身“湘潭电机学院”曾开办过5年本科教育。学校现有主校区和书院路校区2个校区,依江傍湖,环境幽雅,墨韵书香。校园占地面积1830.6亩,建筑面积57.6万㎡,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和“文明标兵校园”。学校坚守工程教育73年,积淀深厚,始终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基层,为机电、纺织行业和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20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2000年在全国地方高校中率先确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是我国最具工程应用特色的省属高校之一。学校是“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理事单位和“湖南省普通高校新工科建设协作组”副主任单位。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工、管、文、理、经、艺等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电气、机械、纺织、化工、管理、信息等优势专业群。现有18个教学科研单位、54个本科招生专业、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教育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现有8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应用特色学科;教育部“卓越计划”实施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专业获受理。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一流本科课程/精品在线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77门。建有现代产业学院4个,其中人工智能、智慧能源2个产业学院获批认定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拥有国家级实践教育平台4个,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52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优秀实习基地2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示范实验室(中心)9个。金工实习基地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培训与考试中心。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突出。现有教职工147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42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78人,聘请企业硕导266人。聘有院士、杰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9人。拥有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教指委委员等11人;中国科协托举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4人;省政府特贴专家、省教学名师、省杰青等近100人,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4个。学校积极推进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拥有首批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风电装备与电能变换”、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汽车动力与传动系统”和“智慧物流无人驾驶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39个,是“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单位。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科(社科)基金重点(一般)等科研项目5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00余项,承担企业委托项目14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3项。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成立了6大创新研究院,先后与近千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150余项科研成果得到应用或转化,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00亿元。2019年科技成果转化金额进入全国高校前100名,2022年入选湖南省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2023年入选湖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首批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战略,深入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湖南省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之一。先后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设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3个,已招收10多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来校学习。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面向未来,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持续开展“三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办学水平。全校师生员工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全力实施“135工程”,全面推进“红色湖工、奋进湖工、卓越湖工、幸福湖工”建设,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贡献突出的一流工程应用型地方大学而努力奋斗,为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贡献湖工力量。
展开
指标体系
2024
中国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排名
研究生院排名
icon
572/E-
综合实力
省份18/湖南省
学校类型理工
学校参考类123/工学类
历史排名
2025
研究生院排名
2025研究生院综合排行
赤峰学院
齐齐哈尔医学院
河北传媒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榆林学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专业排名
2024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icon
暂无数据
专业类排名
2024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学科门类排名
2024
门类代码
门类名称
排名
等级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
×
i
确认购买
img
icon会员专属权益
icon
解锁院校对比
icon
免费下载会员报告
icon
获取最新分析报告
开通会员
元购买
!
×
i
icon
会员开通成功
会员有效期至
!
×
i
去支付
!
×
i
icon
会员开通成功
会员有效期至
!
×
i
!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