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
×
i
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高校,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传媒类高校。2004年9月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莅临学校考察指导,提出了“紧跟时代、突出特色”的殷切希望。学校前身为1978年创办的浙江广播电视学校和1984年创办的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2000年两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浙江传媒学院,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荣获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称号。学校拥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占地1355.14亩。设有18个学院及教学单位,本科在校生13300余人,研究生1000余人,留学生400余人,教职员工1400余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和行业高端人才150余人。学校涵盖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6个学科门类,艺术学(戏剧与影视)、新闻传播学为省一流学科(A类),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管理学为省一流学科(B类);建有新闻传播学、艺术学2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授权点和新闻与传播、戏剧与影视、国际中文教育、翻译、出版、电子信息、图书情报、音乐、舞蹈、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36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广播电视学等13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等10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电视编辑与导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国家级教学平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教学平台1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一流课程178门。立项国家级新文科、新工科教改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改项目41项。建有国内高校首个5G+4K电竞综合实验室,全省重点实验室1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广电总局实验室1个。建有400余个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海外实习基地5个。学校建有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等省部级科创平台13个,近五年获批国家级科研与创作项目100余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9项,资政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100余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等60余项,9部专著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创或参与创作了一大批文艺视听精品,如电影《长津湖》《流浪地球2》、电视剧《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小欢喜》《梅花红桃》、纪录片《胡阿姨的花园》《情怀》《孤山路31号》、动画片《小鸡彩虹》等,纪录片《携手,为人民》亮相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学校与五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英国博尔顿大学合作举办本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是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单位,是教育部国际人文交流与传媒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单位,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是教育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招生计划院校和浙江省对台交流基地、浙江省高校台湾青年创业创新平台高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贴行业变革推进产学研多元融合,大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传媒新人。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社会各界认可,众多毕业生成为新闻宣传、影视出版、文化产业等领域的骨干精英,100多人次获长江韬奋奖、中国新闻奖、金话筒奖、金声奖等行业最高奖。学校是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有全省极具影响力的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创业率等稳居全省高校前列。面向未来,浙江传媒学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承“敬业、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感恩奋进,团结实干,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打造卓越传媒人才培养高地、传媒学科交叉创新高地、视听媒体协同研创高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形成人民满意、贡献卓越、创新开放、引领未来的传媒高等教育中国品牌,努力为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浙江传媒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高校,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传媒类高校。2004年9月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莅临学校考察指导,提出了“紧跟时代、突出特色”的殷切希望。学校前身为1978年创办的浙江广播电视学校和1984年创办的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2000年两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浙江传媒学院,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荣获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称号。学校拥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占地1355.14亩。设有18个学院及教学单位,本科在校生13300余人,研究生1000余人,留学生400余人,教职员工1400余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和行业高端人才150余人。学校涵盖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6个学科门类,艺术学(戏剧与影视)、新闻传播学为省一流学科(A类),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管理学为省一流学科(B类);建有新闻传播学、艺术学2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授权点和新闻与传播、戏剧与影视、国际中文教育、翻译、出版、电子信息、图书情报、音乐、舞蹈、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36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广播电视学等13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等10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电视编辑与导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国家级教学平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教学平台1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一流课程178门。立项国家级新文科、新工科教改项目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改项目41项。建有国内高校首个5G+4K电竞综合实验室,全省重点实验室1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广电总局实验室1个。建有400余个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0个、海外实习基地5个。学校建有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浙江省社会治理与传播创新研究院等省部级科创平台13个,近五年获批国家级科研与创作项目100余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9项,资政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100余项,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等60余项,9部专著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创或参与创作了一大批文艺视听精品,如电影《长津湖》《流浪地球2》、电视剧《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小欢喜》《梅花红桃》、纪录片《胡阿姨的花园》《情怀》《孤山路31号》、动画片《小鸡彩虹》等,纪录片《携手,为人民》亮相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学校与五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英国博尔顿大学合作举办本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是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单位,是教育部国际人文交流与传媒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单位,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是教育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招生计划院校和浙江省对台交流基地、浙江省高校台湾青年创业创新平台高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贴行业变革推进产学研多元融合,大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传媒新人。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社会各界认可,众多毕业生成为新闻宣传、影视出版、文化产业等领域的骨干精英,100多人次获长江韬奋奖、中国新闻奖、金话筒奖、金声奖等行业最高奖。学校是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有全省极具影响力的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创业率等稳居全省高校前列。面向未来,浙江传媒学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承“敬业、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感恩奋进,团结实干,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打造卓越传媒人才培养高地、传媒学科交叉创新高地、视听媒体协同研创高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形成人民满意、贡献卓越、创新开放、引领未来的传媒高等教育中国品牌,努力为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
指标体系
2024
中国大学排名
世界大学排名
研究生院排名
icon
540/E-
综合实力
省份22/浙江省
学校类型语文
学校参考类63/文科类
历史排名
2025
研究生院排名
2025研究生院综合排行
天水师范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
山东体育学院
宜春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
天津音乐学院
专业排名
2024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icon
暂无数据
专业类排名
2024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学科门类排名
2024
门类代码
门类名称
排名
等级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
×
i
确认购买
img
icon会员专属权益
icon
解锁院校对比
icon
免费下载会员报告
icon
获取最新分析报告
开通会员
元购买
!
×
i
icon
会员开通成功
会员有效期至
!
×
i
去支付
!
×
i
icon
会员开通成功
会员有效期至
!
×
i
!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