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山西工学院
山西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21年成立的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理工类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山西省西北部,雁门关外、桑干河畔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右玉精神”的发祥地——朔州。学校以工为主,涵盖理、工、经、管、艺5个学科门类,现有本科专业42个,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277.49亩,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2000人,当前在校学生9600余人。学校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高校+产业研究院+龙头企业/行业”的特色发展模式,以产业逻辑兼顾学科逻辑构建二级学院,聚焦朔州的主体产业布局学科,根据产业需求建设专业,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助力地方企业发展,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强实践、敢创新”具有较强学习力、思辨力和行动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稳步推进工程特色鲜明、具有区域重要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战略,通过举办省内外人才专场招聘会、二级学院院长招聘答辩会、精尖人才“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方式,高标准选配院长,多元化方式选聘教师,由院长、学科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及专任教师组成的“金字塔式”师资队伍架构初步成型。截至2024年3月,学校共有教职工457人,其中博士学历人才66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才46人,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7人。结合朔州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在教师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加强协同创新,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科学研究和产业行业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的高水平服务。建校两年来,学校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86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83项;获批工信部首批本科院校“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煤炭绿色开采与资源综合利用产教融合基地入选山西省“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院校补充储备名单;获批山西省陶瓷现代产业学院;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与大同大学共同推动的陶瓷产业学院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等,有力服务地方人文、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市校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山西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21年成立的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理工类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山西省西北部,雁门关外、桑干河畔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右玉精神”的发祥地——朔州。学校以工为主,涵盖理、工、经、管、艺5个学科门类,现有本科专业42个,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277.49亩,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规模暂定为12000人,当前在校学生9600余人。学校积极探索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高校+产业研究院+龙头企业/行业”的特色发展模式,以产业逻辑兼顾学科逻辑构建二级学院,聚焦朔州的主体产业布局学科,根据产业需求建设专业,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助力地方企业发展,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强实践、敢创新”具有较强学习力、思辨力和行动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稳步推进工程特色鲜明、具有区域重要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战略,通过举办省内外人才专场招聘会、二级学院院长招聘答辩会、精尖人才“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方式,高标准选配院长,多元化方式选聘教师,由院长、学科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及专任教师组成的“金字塔式”师资队伍架构初步成型。截至2024年3月,学校共有教职工457人,其中博士学历人才66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人才46人,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7人。结合朔州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在教师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方面加强协同创新,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科学研究和产业行业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的高水平服务。建校两年来,学校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86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83项;获批工信部首批本科院校“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煤炭绿色开采与资源综合利用产教融合基地入选山西省“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院校补充储备名单;获批山西省陶瓷现代产业学院;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与大同大学共同推动的陶瓷产业学院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等,有力服务地方人文、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市校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民办大学、独立学院排名

360/E-
综合实力
D+
择校顺序
省份6/山西省
学校类型135/理工
学校参考类7/工学类
升学率
267

D
新生质量
21

A
就业质量
278

E+
薪酬
277

E+
教师水平
253

D
教师绩效
94

B
历史排名
2025
民办大学、独立学院排名
2025民办大学、独立学院综合排行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239
E-
070302
应用化学
27
E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71
E-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35
E+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93
E
080205
工业设计
43
E
080207
车辆工程
66
E
080213
智能制造工程
83
E+
080219
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
1
C
080303
智能感知工程
6
E-
080406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3
C+
080409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1
C
080414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13
E-
080501
能源与动力工程
17
D+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51
B
080607
能源互联网工程
1
C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216
E-
080703
通信工程
135
E
080717
人工智能
147
E-
080801
自动化
113
E
080802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20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84
D
080902
软件工程
137
D
080905
物联网工程
171
E-
081001
土木工程
185
E-
08100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29
E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14
C+
081303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4
D+
081403
资源勘查工程
6
E-
081501
采矿工程
2
E+
082502
环境工程
37
E
082801
建筑学
78
E-
082902
应急技术与管理
2
C
120202
市场营销
214
E
120203
会计学
204
E-
120204
财务管理
291
E-
120601
物流管理
149
E
120901
旅游管理
123
E-
130311
影视摄影与制作
42
E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261
E-
130503
环境设计
222
E
130510
陶瓷艺术设计
1
C
专业类排名
2025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