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凯里学院
凯里学院坐落在被誉为“森林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的锦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贵州省凯里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普通高校。2023年6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建凯里学院协议,凯里学院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24年6月,凯里学院成为省属省管高校。学校始终坚持“综合性、民族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按照“党建引领,协同育人;以本为本,强化质量;融入地方,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德树人、自强奋进”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办学、勇于争先”的办学精神,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区域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学校源于1958年创办的黔东南大学,与延边大学、吉首大学同为国家在少数民族自治州建立的三所民族高等学府,校名几经更迭变迁。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由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凯里学院;2008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凯里经济开发区新校区,2010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校占地1676亩,校舍建筑面积3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35万册、电子图书115万余册,硕博论文601万余册,电子期刊16万余册。学校现设有二级学院16个,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2024人。设置本科专业55个,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11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省级一流课程89门,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重点(特色重点、重点支持)学科8个。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934人,其中,正高职称147人、副高职称345人,博士154人、硕士574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1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4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金师”(教学名师)6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省甲秀文化人才、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等近30人;各级各类教学研究、科技创新团队13个。学校注重科教融合与创新发展。现有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平台17个,其中,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民族古籍研究基地1个,省级民汉双语服务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基地4个,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培育项目),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7个,另有黔东南侗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州级智库“黔东南发展研究院”。同时,拥有“全国地方高校优秀期刊”—《凯里学院学报》和全国第一家以“原生态民族文化”命名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CSSCI扩展版期刊”—《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近年来,学校累计获国家级项目35项,省部级项目105项,地厅级项目468项,横向项目135项。出版著作294部,发表学术论文4321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519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113篇、SCI论文55篇);获专利授权955项。科研成果获奖138项(其中省部级23项、地厅级115项)。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面向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与美国、俄罗斯及东南亚部分国家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了国际学生交流项目和大学生夏令营等项目合作关系。从1992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累计培养了来自德国、韩国、泰国、老挝、印尼、柬埔寨等国家的学历生、语言进修生、交换生320人。2020年,与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共建微电子与人工智能学院,与中文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凯里学院柬埔寨分校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大学生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等活动。2022年,获教育部批准与英国雅顿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教育项目,每年拟招生120人,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学校先后入选成为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院校;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学校”“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是贵州省第一批“绿色大学”、贵州省首批“特色文化学校”、贵州省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凯里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贵州省发展“一二三四”的总体思路及其他战略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区域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凯里学院坐落在被誉为“森林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的锦绣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贵州省凯里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普通高校。2023年6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共建凯里学院协议,凯里学院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24年6月,凯里学院成为省属省管高校。学校始终坚持“综合性、民族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按照“党建引领,协同育人;以本为本,强化质量;融入地方,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德树人、自强奋进”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办学、勇于争先”的办学精神,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区域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学校源于1958年创办的黔东南大学,与延边大学、吉首大学同为国家在少数民族自治州建立的三所民族高等学府,校名几经更迭变迁。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由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凯里学院;2008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凯里经济开发区新校区,2010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校占地1676亩,校舍建筑面积3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35万册、电子图书115万余册,硕博论文601万余册,电子期刊16万余册。学校现设有二级学院16个,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2024人。设置本科专业55个,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11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1个,省级一流课程89门,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重点(特色重点、重点支持)学科8个。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934人,其中,正高职称147人、副高职称345人,博士154人、硕士574人。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1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4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金师”(教学名师)6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省甲秀文化人才、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等近30人;各级各类教学研究、科技创新团队13个。学校注重科教融合与创新发展。现有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平台17个,其中,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民族古籍研究基地1个,省级民汉双语服务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基地4个,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培育项目),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7个,另有黔东南侗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州级智库“黔东南发展研究院”。同时,拥有“全国地方高校优秀期刊”—《凯里学院学报》和全国第一家以“原生态民族文化”命名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CSSCI扩展版期刊”—《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近年来,学校累计获国家级项目35项,省部级项目105项,地厅级项目468项,横向项目135项。出版著作294部,发表学术论文4321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519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113篇、SCI论文55篇);获专利授权955项。科研成果获奖138项(其中省部级23项、地厅级115项)。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面向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与美国、俄罗斯及东南亚部分国家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了国际学生交流项目和大学生夏令营等项目合作关系。从1992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累计培养了来自德国、韩国、泰国、老挝、印尼、柬埔寨等国家的学历生、语言进修生、交换生320人。2020年,与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共建微电子与人工智能学院,与中文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凯里学院柬埔寨分校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大学生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等活动。2022年,获教育部批准与英国雅顿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教育项目,每年拟招生120人,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学校先后入选成为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院校;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学校”“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是贵州省第一批“绿色大学”、贵州省首批“特色文化学校”、贵州省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凯里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贵州省发展“一二三四”的总体思路及其他战略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区域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755/E-
综合实力
753/E-
择校顺序
省份17/贵州省
学校类型133/师范
学校参考类文理类
升学率
781

E-
新生质量
783

E-
就业质量
779

E-
薪酬
620

E+
教师水平
546

D
教师绩效
669

E
论文质量
677

E
历史排名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排行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01
经济学
291
E-
030302
社会工作
208
E
030401
民族学
21
D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255
E
040106
学前教育
288
E-
040107
小学教育
228
E-
040201
体育教育
282
E
050101
汉语言文学
322
D
050201
英语
530
E
050261
翻译
215
E-
060101
历史学
175
E+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446
E-
070201
物理学
264
E-
070301
化学
302
E-
070501
地理科学
161
E-
070504
地理信息科学
178
E-
071001
生物科学
266
E-
080213
智能制造工程
238
E-
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224
E-
080403
材料化学
145
E-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10
E-
080704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112
E-
080706
信息工程
46
E
080717
人工智能
325
E
080801
自动化
342
E-
080803
机器人工程
205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05
E+
080905
物联网工程
265
E+
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
145
E-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507
E-
081001
土木工程
334
E-
081201
测绘工程
129
E-
082502
环境工程
327
E-
082503
环境科学
174
E-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252
E-
082801
建筑学
211
E-
082802
城乡规划
175
E-
083001
生物工程
224
E-
090102
园艺
99
E
100701
药学
202
E-
120105
工程造价
112
E
120201
工商管理
386
E-
120204
财务管理
368
E
120801
电子商务
292
E-
120901
旅游管理
228
D
120902
酒店管理
125
E
13010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7
E
130201
音乐表演
191
E-
130202
音乐学
210
D
130205
舞蹈学
91
C
130401
美术学
205
D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482
E-
130503
环境设计
387
E+
130504
产品设计
260
E-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
经济学类
392
E-
0303
社会学类
275
E-
0304
民族学类
22
E+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316
E-
0401
教育学类
324
E-
0402
体育学类
398
E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440
E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670
E-
0601
历史学类
196
E+
0701
数学类
512
E
0702
物理学类
389
E-
0703
化学类
483
E-
0705
地理科学类
258
E-
0710
生物科学类
396
E-
0802
机械类
491
E-
0804
材料类
440
E-
0806
电气类
424
E-
0807
电子信息类
518
E+
0808
自动化类
353
E
0809
计算机类
557
E+
0810
土木类
362
E-
0812
测绘类
151
E-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429
E-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334
E-
0828
建筑类
284
E-
0830
生物工程类
290
E-
0901
植物生产类
140
E
1007
药学类
221
E-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477
E
1202
工商管理类
655
E
1208
电子商务类
316
E-
1209
旅游管理类
214
D+
1301
艺术学理论类
49
E-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262
D+
1304
美术学类
293
E+
1305
设计学类
518
E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