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泰州学院
Taizhou University(Jiangsu)
泰州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41年的泰兴乡村师范和1952年的苏北泰州师范学校,2002年两校合并组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同年泰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并入。2013年4月,升格为公办本科高校。2017年5月,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1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12月,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12月,划转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80余年来,学校积淀形成“敦尚行实明体达用”的校训和“惟精惟诚知行合一”的校风,大力弘扬“扎根深耕勇闯善创”的泰院精神,培养了10多万名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学校现有济川、泰兴两个校区。房屋总面积39.98万平米,济川校区37.54万平米、泰兴校区2.44万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4亿元,建有各类实验室实训室144个。馆藏纸质图书120.15万册,电子图书137.82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68人,具有博士学位153人、硕士学位448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等各类高层次人才92人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市级各类人才69人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600余人。设有12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35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31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现有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省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产教融合实践基地1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1个、省产教融合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个、省一流课程16门、省产教融合一流课程建设项目3个、省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1个、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优秀创新团队1个、省在线开放课程12门、市级产业学院7个。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6项、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8项。升本以来,学校共获批国家级项目30项、省部级项目60项;发表论文2652篇,其中SCI、EI、SSCI、CSSCI等收录700多篇;出版著作89部;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24项;新增专利387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79项。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高,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项竞赛中获奖2000余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118项、省级项目787项;获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9项、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31项、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奖7项。近三年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93.60%以上,学校被评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考核优秀单位。学校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家和澳门等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推进校际师生交流,引进国(境)外优质资源,积极参与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海外课程学习项目、暑期海外文化交流及实习实践活动,与国(境)外高校开展本硕联合培养和学分互认项目,支持教师出国交流进修,接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奋斗新起点,逐梦新征程。面向未来,泰州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下,以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以校“十四五”规划为纲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泰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更大贡献。
泰州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41年的泰兴乡村师范和1952年的苏北泰州师范学校,2002年两校合并组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同年泰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并入。2013年4月,升格为公办本科高校。2017年5月,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1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12月,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12月,划转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80余年来,学校积淀形成“敦尚行实明体达用”的校训和“惟精惟诚知行合一”的校风,大力弘扬“扎根深耕勇闯善创”的泰院精神,培养了10多万名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学校现有济川、泰兴两个校区。房屋总面积39.98万平米,济川校区37.54万平米、泰兴校区2.44万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4亿元,建有各类实验室实训室144个。馆藏纸质图书120.15万册,电子图书137.82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68人,具有博士学位153人、硕士学位448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等各类高层次人才92人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市级各类人才69人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600余人。设有12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35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31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现有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省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产教融合实践基地1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1个、省产教融合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个、省一流课程16门、省产教融合一流课程建设项目3个、省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1个、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优秀创新团队1个、省在线开放课程12门、市级产业学院7个。获评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6项、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8项。升本以来,学校共获批国家级项目30项、省部级项目60项;发表论文2652篇,其中SCI、EI、SSCI、CSSCI等收录700多篇;出版著作89部;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24项;新增专利387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79项。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持续提高,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项竞赛中获奖2000余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118项、省级项目787项;获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9项、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31项、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奖7项。近三年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93.60%以上,学校被评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考核优秀单位。学校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家和澳门等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推进校际师生交流,引进国(境)外优质资源,积极参与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海外课程学习项目、暑期海外文化交流及实习实践活动,与国(境)外高校开展本硕联合培养和学分互认项目,支持教师出国交流进修,接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奋斗新起点,逐梦新征程。面向未来,泰州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下,以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引领,以校“十四五”规划为纲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泰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723/E
综合实力
687/E
择校顺序
省份45/江苏省
学校类型123/师范
学校参考类文理类
升学率
674

E
新生质量
670

E
就业质量
670

E
薪酬
510

D
教师水平
654

E
教师绩效
512

D
论文质量
646

E+
历史排名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排行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09
数字经济
131
E
020309
互联网金融
13
D
030102
知识产权
77
E+
040106
学前教育
219
E+
040107
小学教育
165
D
050101
汉语言文学
351
E+
050107
秘书学
79
E+
050201
英语
454
D
050261
翻译
219
E-
050262
商务英语
205
E
050306
网络与新媒体
203
E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330
D
070302
应用化学
344
E-
071202
应用统计学
130
D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36
E-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51
E
080803
机器人工程
175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66
E+
080905
物联网工程
256
E+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454
E
080911
网络空间安全
121
E-
081302
制药工程
203
E
082502
环境工程
319
E-
083002
生物制药
90
E+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307
E-
120204
财务管理
353
E
120601
物流管理
227
E+
120901
旅游管理
326
E-
130202
音乐学
168
C
130205
舞蹈学
176
E-
130301
表演
102
E-
130402
绘画
115
E+
130405
书法学
98
E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438
E
130503
环境设计
297
D+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
经济学类
388
E-
0203
金融学类
442
E
0301
法学类
448
E-
0401
教育学类
244
D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368
D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509
E+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451
E-
0701
数学类
417
E+
0703
化学类
456
E-
0712
统计学类
291
E+
0802
机械类
461
E-
0806
电气类
328
E+
0808
自动化类
367
E-
0809
计算机类
523
E+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370
E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411
E-
0830
生物工程类
245
E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538
E-
1202
工商管理类
699
E-
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273
E+
1209
旅游管理类
375
E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291
D
1303
戏剧与影视学类
374
E-
1304
美术学类
277
E+
1305
设计学类
482
E+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