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遵义师范学院
Zunyi Normal University
遵义师范学院位于闻名中外、有“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一所拥有百年教学历史的学府。前身是1907年创建的遵义初级师范学堂,1936年,更名为“省立遵义师范学校”,1958年,成立遵义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升格为遵义师范学院并开始本科办学,2007年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学校获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同年获批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2014年成为“贵州省首批特色文化学校”,2019年成为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贵州省牵头高校,是地方院校中最早拥有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2021年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2年入选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学校占地面积2100余亩,已完成北区建设近1000亩(南区1100亩正在规划建设中),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有18个学院(教学部),普通本科专业51个,涵盖文、理、工、管、农等9大学科门类,面向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4851人,并向老挝、越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0国招收留学生,在册留学生56人;学校目前共有教职工1120人,其中有博士239人,硕士530人,正高170人,三级教授8人,副高39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省政府津贴3人;省管专家2人,市管专家9人。学校现有学科共16个,其中含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6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金课”41门;省级一流师资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平台12个,省级一流教学管理团队1个。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1个,全国妇联、教育部“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社科联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1个,省社科联学术先锋号2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个,省教育厅创新团队6个,省教育厅创新群体8个,省教育厅产学研基地5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高等学校特色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经过百年发展,学校形成了“厚德树人、笃学致用”的校训、“遵道循义、敦品励学”的校风、“道业并重、德识双馨”的教风、“力学力思、求知求是”的学风。以“立足地方、服务基层”为己任,培养了大量扎根地方、面向基层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人才。当前,学校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创新,感恩奋进,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坚守百年师范办学传统,充分利用遵义丰富红色资源,充分发挥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思政课改革“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牵头高校、贵州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平台优势,不断推动学校实现特色高质量发展,致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优势明显,红色文化育人特色突出,与遵义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在国外有声誉、国内有影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
遵义师范学院位于闻名中外、有“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一所拥有百年教学历史的学府。前身是1907年创建的遵义初级师范学堂,1936年,更名为“省立遵义师范学校”,1958年,成立遵义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升格为遵义师范学院并开始本科办学,2007年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学校获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同年获批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2014年成为“贵州省首批特色文化学校”,2019年成为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贵州省牵头高校,是地方院校中最早拥有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2021年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2年入选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学校占地面积2100余亩,已完成北区建设近1000亩(南区1100亩正在规划建设中),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有18个学院(教学部),普通本科专业51个,涵盖文、理、工、管、农等9大学科门类,面向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4851人,并向老挝、越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0国招收留学生,在册留学生56人;学校目前共有教职工1120人,其中有博士239人,硕士530人,正高170人,三级教授8人,副高39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省政府津贴3人;省管专家2人,市管专家9人。学校现有学科共16个,其中含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6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金课”41门;省级一流师资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平台12个,省级一流教学管理团队1个。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1个,全国妇联、教育部“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社科联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1个,省社科联学术先锋号2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个,省教育厅创新团队6个,省教育厅创新群体8个,省教育厅产学研基地5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高等学校特色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经过百年发展,学校形成了“厚德树人、笃学致用”的校训、“遵道循义、敦品励学”的校风、“道业并重、德识双馨”的教风、“力学力思、求知求是”的学风。以“立足地方、服务基层”为己任,培养了大量扎根地方、面向基层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人才。当前,学校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创新,感恩奋进,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坚守百年师范办学传统,充分利用遵义丰富红色资源,充分发挥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思政课改革“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牵头高校、贵州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平台优势,不断推动学校实现特色高质量发展,致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优势明显,红色文化育人特色突出,与遵义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在国外有声誉、国内有影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643/E+
综合实力
630/E+
择校顺序
省份9/贵州省
学校类型99/师范
学校参考类综合类
升学率
646

E+
新生质量
600

E+
就业质量
671

E
薪酬
747

E-
教师水平
543

D
教师绩效
606

E+
论文质量
540

D
历史排名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排行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30302
社会工作
204
E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164
D+
040101
教育学
84
E-
040102
科学教育
39
D
040106
学前教育
191
D
040107
小学教育
207
E
040201
体育教育
232
E+
04020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165
E+
050101
汉语言文学
348
E+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212
E+
050107
秘书学
41
C+
050201
英语
491
E+
050261
翻译
156
D
060101
历史学
161
D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326
D
070201
物理学
194
E+
070301
化学
275
E
070302
应用化学
280
E+
070501
地理科学
155
E-
071001
生物科学
224
E
071102
应用心理学
176
E+
071201
统计学
185
E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44
E-
080402
材料物理
74
E-
080403
材料化学
136
E-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27
E+
080703
通信工程
366
E-
08071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23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22
C
080903
网络工程
206
E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427
E
081001
土木工程
308
E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280
E-
082501
环境科学与工程
24
C
082707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
5
C
090102
园艺
89
E
090104
植物科学与技术
21
E
090201
农业资源与环境
47
E
120105
工程造价
117
E-
120204
财务管理
387
E-
120601
物流管理
256
E
120901
旅游管理
217
D
120902
酒店管理
68
C
130201
音乐表演
153
E+
130202
音乐学
253
E+
130206
舞蹈编导
20
C+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139
E
130401
美术学
222
E+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410
E
130503
环境设计
424
E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303
社会学类
270
E-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218
D
0401
教育学类
245
E+
0402
体育学类
292
D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338
D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602
E
0601
历史学类
184
E+
0701
数学类
440
E+
0702
物理学类
306
E+
0703
化学类
339
D
0705
地理科学类
260
E-
0710
生物科学类
370
E-
0711
心理学类
213
E+
0712
统计学类
308
E
0802
机械类
454
E-
0804
材料类
354
E+
0806
电气类
321
E+
0807
电子信息类
575
E
0809
计算机类
506
E+
0810
土木类
351
E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385
E-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322
E+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268
E+
0901
植物生产类
104
D
0902
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59
E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501
E-
1202
工商管理类
703
E-
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284
E+
1209
旅游管理类
175
C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208
C
1303
戏剧与影视学类
346
E-
1304
美术学类
334
E
1305
设计学类
541
E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