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齐鲁师范学院
Qilu Normal University
齐鲁师范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泉城济南。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8年的华东大学教育学院,1960年更名为山东教育学院,2010年改建为齐鲁师范学院,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是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学校现有历下、章丘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75亩,校舍面积37.34万平米。现有15个二级学院,51个普通本科专业、2个职教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100人,其中本科生15109人。现有教职工1102人,其中专任教师915人;高级职称431人,具有博士学位322人。国有资产总值13.7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1亿元。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博学明道,崇德象贤”校训,立足“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师范高校进程中,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专业建设不断加强。学校着力打造形成了以新师范教育为主体、新工科新文科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专业结构布局,现有本科专业中,包括18个师范类专业、13个“四新”专业、2个职业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资助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有12个师范类专业通过教育部第二级认证,在省内高校居于前列。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全面深化由“知识范式”向“能力范式”转换的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构建基于OBE理念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近五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以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20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27项、一流课程18项,出版校级教材27部。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总成绩连续五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科研创新强力突破。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加强有组织科研,着力推进“四大培育”。现有地厅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27个,包括1个国家级平台和4个省级平台,其中山东省作物营养强化分子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的玉米EMS诱变突变体库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科技成果转化金额累计2000万元。近五年,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立项支持团队等6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0余项,其中包括科学技术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国家级项目20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著260余篇,其中独立或联合在《Nature》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厅级以上科研奖励30余项,其中包括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8项。师资队伍引强培优。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引育并重,在全职引进国家级称号、省部级称号的人才方面取得新突破。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等省级以上人才称号专家12人,获批(评)省级以上团队14个。目前,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青年博士142人;近三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46人,其中博士138人,高级技术职称8人。服务基础教育特色鲜明。学校秉持“让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成为站在中小学教师身边的人”的理念,坚定不移走向基础教育,持续深化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联动的教师教育发展新机制,着力打造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发展的教师教育特色。牵头沿黄九省区160余家单位成立黄河流域基础教育发展联盟,积极助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是教育部“双名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精品项目基地,山东省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山东省教育史志办公室、山东省中小学基础课程研究中心等机构设在学校。教育志愿服务团队获得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最美教师志愿者团队”、山东省“齐鲁最美教师特别贡献奖”。近年来累计培养名师、名校长1400余人,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1000余万人次。学校积极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率先在山东省训练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ChatGPT,借助AI为教师群体及个体进行数字画像,打造“AI+区域教师课堂教学”互助成长模式及配套学习平台。合作发展全方位提升。积极创新校地科技资源共享、校企科技平台共建、高层次人才共引、高层次人才共育模式,深入推进“齐鲁师范学院服务章丘行动”,签订校企地合作协议100余项,共建校企地科技合作平台40个。与国家天文台和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共建“齐鲁探天”分米波阵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山东文旅集团合作组建山东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与平阴县人民政府、玫瑰企业联合共建玫瑰育种技术与种质创新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与华熙生物、隆力奇等合作企业共建化妆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强化国际化开放办学理念,与4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师生开展学术交流、学习深造搭建有力平台,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深化。
齐鲁师范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泉城济南。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8年的华东大学教育学院,1960年更名为山东教育学院,2010年改建为齐鲁师范学院,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是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学校现有历下、章丘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75亩,校舍面积37.34万平米。现有15个二级学院,51个普通本科专业、2个职教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100人,其中本科生15109人。现有教职工1102人,其中专任教师915人;高级职称431人,具有博士学位322人。国有资产总值13.7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1亿元。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博学明道,崇德象贤”校训,立足“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师范高校进程中,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专业建设不断加强。学校着力打造形成了以新师范教育为主体、新工科新文科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专业结构布局,现有本科专业中,包括18个师范类专业、13个“四新”专业、2个职业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资助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有12个师范类专业通过教育部第二级认证,在省内高校居于前列。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全面深化由“知识范式”向“能力范式”转换的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构建基于OBE理念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近五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以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20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27项、一流课程18项,出版校级教材27部。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总成绩连续五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科研创新强力突破。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加强有组织科研,着力推进“四大培育”。现有地厅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27个,包括1个国家级平台和4个省级平台,其中山东省作物营养强化分子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的玉米EMS诱变突变体库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科技成果转化金额累计2000万元。近五年,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立项支持团队等6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0余项,其中包括科学技术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国家级项目20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著260余篇,其中独立或联合在《Nature》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厅级以上科研奖励30余项,其中包括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8项。师资队伍引强培优。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引育并重,在全职引进国家级称号、省部级称号的人才方面取得新突破。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等省级以上人才称号专家12人,获批(评)省级以上团队14个。目前,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青年博士142人;近三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46人,其中博士138人,高级技术职称8人。服务基础教育特色鲜明。学校秉持“让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成为站在中小学教师身边的人”的理念,坚定不移走向基础教育,持续深化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联动的教师教育发展新机制,着力打造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发展的教师教育特色。牵头沿黄九省区160余家单位成立黄河流域基础教育发展联盟,积极助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是教育部“双名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精品项目基地,山东省中小学师训干训中心、山东省教育史志办公室、山东省中小学基础课程研究中心等机构设在学校。教育志愿服务团队获得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最美教师志愿者团队”、山东省“齐鲁最美教师特别贡献奖”。近年来累计培养名师、名校长1400余人,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1000余万人次。学校积极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率先在山东省训练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ChatGPT,借助AI为教师群体及个体进行数字画像,打造“AI+区域教师课堂教学”互助成长模式及配套学习平台。合作发展全方位提升。积极创新校地科技资源共享、校企科技平台共建、高层次人才共引、高层次人才共育模式,深入推进“齐鲁师范学院服务章丘行动”,签订校企地合作协议100余项,共建校企地科技合作平台40个。与国家天文台和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共建“齐鲁探天”分米波阵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山东文旅集团合作组建山东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与平阴县人民政府、玫瑰企业联合共建玫瑰育种技术与种质创新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与华熙生物、隆力奇等合作企业共建化妆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强化国际化开放办学理念,与4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师生开展学术交流、学习深造搭建有力平台,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深化。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635/E+
综合实力
580/E+
择校顺序
省份36/山东省
学校类型98/师范
学校参考类综合类
升学率
428

D+
新生质量
705

E
就业质量
463

D+
薪酬
671

E
教师水平
680

E
教师绩效
679

E
论文质量
610

E+
历史排名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排行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02
金融工程
169
E-
020307
经济与金融
29
C
030302
社会工作
239
E-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225
E+
030504
马克思主义理论
61
E-
040102
科学教育
44
E+
040106
学前教育
102
C+
040107
小学教育
115
C
040201
体育教育
281
E
040207
休闲体育
70
E
050101
汉语言文学
396
E
050201
英语
464
E+
050261
翻译
202
E
050262
商务英语
244
E-
060101
历史学
207
E
060107
文化遗产
11
E-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372
E+
070104
数据计算及应用
19
D+
070201
物理学
199
E+
070301
化学
248
E
070302
应用化学
355
E-
070401
天文学
13
E
070501
地理科学
143
E
071001
生物科学
167
D
071003
生物信息学
50
E-
071101
心理学
63
E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342
E+
080717
人工智能
281
E+
080803
机器人工程
239
E-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52
E+
080905
物联网工程
304
E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482
E-
080911
网络空间安全
102
E
081302
制药工程
233
E-
081308
精细化工
13
E
081405
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
5
E+
081705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10
E+
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
151
E+
090502
园林
89
E+
120111
应急管理
32
E
120204
财务管理
248
D+
120803
跨境电子商务
40
E
120904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14
C+
130202
音乐学
223
D
130205
舞蹈学
72
C+
130401
美术学
220
E+
130405
书法学
70
D+
130507
工艺美术
54
D
130512
包装设计
8
E-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
金融学类
355
D
0303
社会学类
280
E-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216
D
0401
教育学类
155
C
0402
体育学类
391
E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459
E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552
E+
0601
历史学类
208
E
0701
数学类
379
D
0702
物理学类
304
E+
0703
化学类
377
E+
0704
天文学类
13
E
0705
地理科学类
246
E
0710
生物科学类
267
D
0711
心理学类
274
E-
0807
电子信息类
512
E+
0808
自动化类
396
E-
0809
计算机类
539
E+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386
E-
0814
地质类
80
E-
0817
轻工类
72
E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288
E
0905
林学类
95
E+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508
E-
1202
工商管理类
629
E
1208
电子商务类
319
E-
1209
旅游管理类
357
E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268
D
1304
美术学类
206
D+
1305
设计学类
579
E-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