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成都医学院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成都医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创建于1947年,在军队办学57年,2004年转隶地方,由“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更名为“成都医学院”。学校是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优先培育”单位,是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省内首家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高校。学校始终继承和发扬“特别讲政治、特别顾大局、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秉承“博学博爱、精益求精”的校训,坚持以医学学科专业为主,医理、医工、医管结合,形成了涵盖本科、硕士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的办学格局。现有新都、天回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1.5万余人。现有本科专业24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应用型品牌专业及示范专业8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示范课程、虚拟仿真课程等86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2个,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现代产业学院1个。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入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贡嘎计划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其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在校研究生1600余人。现有发育与再生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智慧医养与老年健康管理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7个、厅局级科研平台11个、校级科研平台17个。学校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8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0余项。近五年,发表SCI、SSCI、CSSCI论文等1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47部,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4项。《成都医学院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临床研究成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Cell》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现有教职员工1200余人,校本部专任教师博士比例和高级职称比例均超过50%,有专职及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8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峨眉计划”、“天府名医”等高层次人才13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30余人。现有直属及共建附属医院9所,总开放床位一万余张,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附属医院皮肤科、神经内科,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省级医学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70余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74个。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铸就了“根于军魂、本于医道、突出应用、追求精淳”的育人特色。军转地以来,培养医药卫生人才4万余名。成医学子多次在全国医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名列前茅,荣获全国特等奖1次、一等奖10次。学校充分发挥医学院校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中贡献成医力量,在援外医疗、抗震救灾、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彰显成医担当。与20余个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与10余所国内外高校和数百个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建立紧密联系。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施“83”计划为总抓手,科学统筹“升大”与“申博”,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成医力量!
成都医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创建于1947年,在军队办学57年,2004年转隶地方,由“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更名为“成都医学院”。学校是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优先培育”单位,是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省内首家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高校。学校始终继承和发扬“特别讲政治、特别顾大局、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秉承“博学博爱、精益求精”的校训,坚持以医学学科专业为主,医理、医工、医管结合,形成了涵盖本科、硕士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的办学格局。现有新都、天回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1.5万余人。现有本科专业24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应用型品牌专业及示范专业8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示范课程、虚拟仿真课程等86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2个,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现代产业学院1个。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入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贡嘎计划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其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在校研究生1600余人。现有发育与再生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智慧医养与老年健康管理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7个、厅局级科研平台11个、校级科研平台17个。学校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8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0余项。近五年,发表SCI、SSCI、CSSCI论文等1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47部,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4项。《成都医学院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临床研究成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Cell》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现有教职员工1200余人,校本部专任教师博士比例和高级职称比例均超过50%,有专职及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8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峨眉计划”、“天府名医”等高层次人才13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30余人。现有直属及共建附属医院9所,总开放床位一万余张,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附属医院皮肤科、神经内科,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省级医学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70余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74个。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铸就了“根于军魂、本于医道、突出应用、追求精淳”的育人特色。军转地以来,培养医药卫生人才4万余名。成医学子多次在全国医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名列前茅,荣获全国特等奖1次、一等奖10次。学校充分发挥医学院校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中贡献成医力量,在援外医疗、抗震救灾、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彰显成医担当。与20余个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与10余所国内外高校和数百个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建立紧密联系。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施“83”计划为总抓手,科学统筹“升大”与“申博”,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成医力量!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453/D+
综合实力
363/C
择校顺序
省份19/四川省
学校类型55/医药
学校参考类医学类
升学率
334

C
新生质量
273

C+
就业质量
365

C
薪酬
530

D
教师水平
466

D+
教师绩效
649

E+
论文质量
422

D+
历史排名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排行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71002
生物技术
186
D
071102
应用心理学
73
C+
082601
生物医学工程
98
E
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
90
C
082710
食品营养与健康
32
D+
083002
生物制药
54
C
100201
临床医学
90
D+
100202
麻醉学
41
E+
100203
医学影像学
54
E+
100207
儿科学
37
E+
100401
预防医学
65
D+
100501
中医学
52
E-
100701
药学
113
D+
100702
药物制剂
39
D+
100801
中药学
60
D
101001
医学检验技术
41
C+
101003
医学影像技术
70
E
101005
康复治疗学
70
D+
101007
卫生检验与检疫
35
D
101011
智能医学工程
42
D
101101
护理学
58
B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84
D+
120401
公共事业管理
175
D
120410
健康服务与管理
31
C+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