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延边大学
Yanbian University
211双一流
延边大学(YanbianUniversity)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吉市和珲春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支持建设大学。学校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和“自强、和合、日新”校风,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传承文化、突出特色,民族团结、共教共学,广泛交流、多边合作”的优良办学传统,深入实施学校转型发展新战略新举措,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学校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各类纸质藏书达188.96万册。学校现设有17个学院,74个本科专业;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5个;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吉林省研究生工作站7个。2017年和2022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先后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还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3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5个校级重点学科。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229人,其中专任教师1,36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0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06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765人。聘请了包括金宁一、陈芬儿、张涌院士等在内的10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启动了“图们江学者支持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9,086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194人,本科生21,104人,专科生1,788人),来自13个国家的留学生62人。现建有东北寒区肉牛科技创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研究中心、长白山天然药物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延边特色高品质牛肉精深加工创新重点实验室等5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积极打造图们江论坛和长白山论坛两大国际学术论坛品牌。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各类重大重点项目、基金项目586项,发表学术论文4,358篇。学校坚持国际化战略,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277所院校和科研机构或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获得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加强“延边大学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建设。先后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日本明治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每年交流互访的专家学者近千名。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抓住国家和吉林省“双一流”“双特色”高校建设重大机遇,锚定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目标任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信自强、笃行实干,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延边大学(YanbianUniversity)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吉市和珲春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支持建设大学。学校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和“自强、和合、日新”校风,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传承文化、突出特色,民族团结、共教共学,广泛交流、多边合作”的优良办学传统,深入实施学校转型发展新战略新举措,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学校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各类纸质藏书达188.96万册。学校现设有17个学院,74个本科专业;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5个;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吉林省研究生工作站7个。2017年和2022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先后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还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3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5个校级重点学科。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229人,其中专任教师1,36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0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06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765人。聘请了包括金宁一、陈芬儿、张涌院士等在内的10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启动了“图们江学者支持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9,086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194人,本科生21,104人,专科生1,788人),来自13个国家的留学生62人。现建有东北寒区肉牛科技创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研究中心、长白山天然药物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延边特色高品质牛肉精深加工创新重点实验室等5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积极打造图们江论坛和长白山论坛两大国际学术论坛品牌。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各类重大重点项目、基金项目586项,发表学术论文4,358篇。学校坚持国际化战略,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277所院校和科研机构或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获得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加强“延边大学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建设。先后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日本明治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每年交流互访的专家学者近千名。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抓住国家和吉林省“双一流”“双特色”高校建设重大机遇,锚定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目标任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信自强、笃行实干,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304/C+
综合实力
283/C+
择校顺序
省份6/吉林省
学校类型72/综合
学校参考类综合类
升学率
293

C+
新生质量
206

B
就业质量
294

C+
薪酬
269

C+
教师水平
374

C
教师绩效
375

C
论文质量
330

C
历史排名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排行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01
经济学
120
C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282
D
030101
法学
150
C+
030202
国际政治
27
D
030301
社会学
79
E
030503
思想政治教育
90
C+
040104
教育技术学
69
C
040106
学前教育
77
B
040107
小学教育
54
B
040201
体育教育
177
D+
040202
运动训练
82
D+
050101
汉语言文学
131
B
050102
汉语言
23
E+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74
B
05010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8
B
050201
英语
115
B+
050202
俄语
32
B
050207
日语
19
A
050209
朝鲜语
1
A++
050301
新闻学
209
E
060101
历史学
52
B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193
C+
070201
物理学
76
B
070301
化学
157
D+
070302
应用化学
105
B
070501
地理科学
51
C+
070504
地理信息科学
70
C+
071002
生物技术
114
C+
071101
心理学
38
D+
071201
统计学
149
E+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76
E+
080407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49
E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335
E+
080703
通信工程
184
C
080717
人工智能
230
D+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64
C
081001
土木工程
247
E+
082302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37
E-
082503
环境科学
122
D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77
B
082801
建筑学
125
D+
090101
农学
41
D+
090102
园艺
49
C
090301
动物科学
32
C+
090401
动物医学
35
C
090502
园林
48
C+
100201
临床医学
74
C
100202
麻醉学
45
E+
100301
口腔医学
76
D
100401
预防医学
87
E+
100501
中医学
46
E
100701
药学
66
C+
100702
药物制剂
12
B+
101101
护理学
77
C+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34
E+
120201
工商管理
205
D+
120202
市场营销
152
C+
120203
会计学
280
D
120301
农林经济管理
50
E+
120402
行政管理
133
D+
120601
物流管理
212
D
120901
旅游管理
131
C+
130201
音乐表演
112
D+
130202
音乐学
116
C+
130203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34
E-
130204
舞蹈表演
52
C
130208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62
E-
130301
表演
59
D+
130401
美术学
139
C
130402
绘画
129
E+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443
E
130503
环境设计
463
E-
130504
产品设计
224
E+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141
E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1
经济学类
154
C+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287
D
0301
法学类
175
C+
0302
政治学类
75
D
0303
社会学类
205
D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125
C+
0401
教育学类
79
B
0402
体育学类
138
C+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89
B+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51
A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430
E
0601
历史学类
60
B
0701
数学类
272
C
0702
物理学类
114
B
0703
化学类
142
B
0705
地理科学类
81
B
0710
生物科学类
144
C+
0711
心理学类
130
C
0712
统计学类
221
D
0802
机械类
404
E
0804
材料类
365
E+
0807
电子信息类
302
C
0809
计算机类
493
E+
0810
土木类
277
E+
0823
农业工程类
61
E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309
E+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97
B
0828
建筑类
219
E+
0901
植物生产类
62
C+
0903
动物生产类
30
C+
0904
动物医学类
38
C
0905
林学类
55
C
1002
临床医学类
73
C
1003
口腔医学类
73
D
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90
E+
1005
中医学类
50
E+
1007
药学类
54
B
1011
护理学类
81
C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434
E
1202
工商管理类
260
C+
1203
农业经济管理类
56
E
1204
公共管理类
272
D+
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266
E+
1209
旅游管理类
200
C
1302
音乐与舞蹈学类
98
B
1303
戏剧与影视学类
263
D
1304
美术学类
179
C
1305
设计学类
316
D+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