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排名
专业排名
专业类排名
学科门类排行


河北科技大学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河北科技大学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占地2427亩,由原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河北纺织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1956年举办高等教育,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秉承“兴业、尽责”的校训和“进取、协作、奉献”的科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优秀毕业生。学校是河北省首批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设有21个教学学院(部),73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经、管、法、医、教育、艺术九大门类。现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1个学科入选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个学科入选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现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8000余人,教职工2200余人,特聘中外院士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7人次,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省高端人才、省管优秀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称号获得者170余人次。省级教学名师23人。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6项,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9项,获批河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2项。5个专业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9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专业被确定为河北省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9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6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0年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77位、河北省第2位。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居省属高校前列,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陈光,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洪强等优秀校友,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大学富豪校友排行榜百强高校。学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国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10余项,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67项。取得各类专利授权3500余项,出版著作1200余部。派出省市级科技特派员1000余人次,与800余个地方政府及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关系,学校作为建设单位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8个。加入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个、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牵头组建了“河北省高校知识产权运用联席会”。学校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是河北省第一批“科技成果输出基地”。《河北科技大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学校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125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项目5个。获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外国院士工作站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等近30项,开设全英语授课专业15个,招收来自40余个国家(地区)的本、硕留学生。获批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接收院校,获授“中文联盟数字化教育金牌合作机构”。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解放思想、守正创新,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大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篇章贡献力量!
河北科技大学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占地2427亩,由原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河北纺织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1956年举办高等教育,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秉承“兴业、尽责”的校训和“进取、协作、奉献”的科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优秀毕业生。学校是河北省首批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设有21个教学学院(部),73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经、管、法、医、教育、艺术九大门类。现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1个学科入选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个学科入选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现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8000余人,教职工2200余人,特聘中外院士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7人次,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省高端人才、省管优秀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称号获得者170余人次。省级教学名师23人。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6项,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9项,获批河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2项。5个专业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9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专业被确定为河北省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9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6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0年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77位、河北省第2位。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居省属高校前列,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陈光,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洪强等优秀校友,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大学富豪校友排行榜百强高校。学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国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10余项,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67项。取得各类专利授权3500余项,出版著作1200余部。派出省市级科技特派员1000余人次,与800余个地方政府及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关系,学校作为建设单位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38个。加入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个、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牵头组建了“河北省高校知识产权运用联席会”。学校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是河北省第一批“科技成果输出基地”。《河北科技大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学校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125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项目5个。获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外国院士工作站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等近30项,开设全英语授课专业15个,招收来自40余个国家(地区)的本、硕留学生。获批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接收院校,获授“中文联盟数字化教育金牌合作机构”。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解放思想、守正创新,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大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篇章贡献力量!
展开
指标体系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297/C+
综合实力
344/C
择校顺序
省份8/河北省
学校类型113/理工
学校参考类理文类
升学率
296

C+
新生质量
473

D+
就业质量
298

C+
薪酬
316

C+
教师水平
332

C
教师绩效
418

D+
论文质量
270

C+
历史排名
2025
中国大学排名
2025中国大学综合排行
名






专业排名
2025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02
金融工程
101
D+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314
D
030101
法学
268
D+
030302
社会工作
142
D+
050101
汉语言文学
407
E
050103
汉语国际教育
130
C
050201
英语
521
E+
050204
法语
79
D
050261
翻译
58
B
050262
商务英语
238
E-
050301
新闻学
223
E-
050306
网络与新媒体
75
C+
070101
数学与应用数学
256
D+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180
D+
070202
应用物理学
92
D+
070302
应用化学
116
C+
071001
生物科学
188
D
071002
生物技术
199
D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42
C+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87
C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84
C+
080206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66
E+
080207
车辆工程
106
D+
080217
增材制造工程
3
B+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114
D+
080404
冶金工程
29
D
080405
金属材料工程
41
D+
080407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07
D+
080411
焊接技术与工程
26
D+
080414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76
C
080501
能源与动力工程
114
D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8
B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117
B
080702
电子科学与技术
91
D+
080703
通信工程
142
C+
080709
电子封装技术
13
E
080717
人工智能
191
C
080801
自动化
157
C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52
C+
080902
软件工程
193
C
080903
网络工程
97
C
080905
物联网工程
193
D+
080911
网络空间安全
75
D
081001
土木工程
166
C
08100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86
D+
08100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83
D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72
B
081302
制药工程
82
C+
081304
能源化学工程
31
C
081601
纺织工程
18
C
081602
服装设计与工程
22
D+
081701
轻化工程
34
E
082002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27
E
082502
环境工程
134
C
082503
环境科学
72
C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105
C
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
74
C+
082901
安全工程
58
C
083001
生物工程
96
C
083002
生物制药
31
B
100701
药学
125
D+
100702
药物制剂
34
C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58
D+
120103
工程管理
111
C
120108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81
C
120111
应急管理
20
C
120201
工商管理
257
D
120202
市场营销
275
D
120204
财务管理
174
C
120602
物流工程
22
B
120701
工业工程
44
C+
120801
电子商务
125
C
130301
表演
87
E
130306
戏剧影视导演
13
D+
130308
录音艺术
11
C
130310
动画
67
C+
130311
影视摄影与制作
13
C+
130401
美术学
172
D+
130402
绘画
94
D+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276
D+
130503
环境设计
269
D+
130504
产品设计
63
B
130505
服装与服饰设计
23
B+
专业类排名
2025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排名
等级
0203
金融学类
332
D
0204
经济与贸易类
308
D
0301
法学类
296
D
0303
社会学类
180
D
0501
中国语言文学类
269
D+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238
C+
0503
新闻传播学类
236
C
0701
数学类
244
C
0702
物理学类
187
C
0703
化学类
184
C+
0710
生物科学类
264
D
0802
机械类
161
C+
0803
仪器类
119
D+
0804
材料类
186
C
0805
能源动力类
163
D
0806
电气类
100
B
0807
电子信息类
191
B
0808
自动化类
185
C
0809
计算机类
255
C+
0810
土木类
150
C+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95
B
0816
纺织类
23
C
0817
轻工类
65
E+
0820
航空航天类
63
E-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132
C+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99
B
0829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66
C
0830
生物工程类
85
B
1007
药学类
105
C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49
B
1202
工商管理类
342
C
1206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95
B
1207
工业工程类
48
C+
1208
电子商务类
85
B
1303
戏剧与影视学类
50
B+
1304
美术学类
129
C+
1305
设计学类
125
B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
年份
取消
2025
2024
2023
2022